Python 如何在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

Python 如何在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Dunn’s检验。Dunn’s检验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的差异性。它是一种多重比较方法,常用于分析非正态分布或者存在异常值的数据。

阅读更多:Python 教程

Dunn’s检验简介

Dunn’s检验基于原始数据的秩次转换,将数据转化为秩次,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它对每一对组的差异进行比较,计算出一个统计量,然后根据统计量的值进行假设检验。

Dunn’s检验的零假设是,所比较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如果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则可以拒绝零假设,说明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的步骤

在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的步骤如下:

  1. 导入所需的库: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cipy.stats import rankdata
from scikit_posthocs import posthoc_dunn
  1. 准备数据:
data = pd.DataFrame({'Group': ['A', 'A', 'B', 'B', 'C', 'C'],
                     'Value': [10, 12, 15, 18, 20, 22]})
  1. 将数据转化为秩次:
data['Rank'] = rankdata(data['Value'])
  1. 执行Dunn’s检验:
result = posthoc_dunn(data, val_col='Rank', group_col='Group')

Dunn’s检验的结果会返回一个相关系数矩阵,其中每个元素表示对应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你可以将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打印出来,方便查看。

print(result)

这样就可以在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了。

Dunn’s检验的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演示如何在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假设我们有三个组的数据,分别是A组、B组和C组,在每个组中我们测量了一个变量的值。

data = pd.DataFrame({'Group': ['A', 'A', 'B', 'B', 'C', 'C'],
                     'Value': [10, 12, 15, 18, 20, 22]})

首先,我们要将数据转化为秩次:

data['Rank'] = rankdata(data['Value'])

然后,我们执行Dunn’s检验:

result = posthoc_dunn(data, val_col='Rank', group_col='Group')

最后,我们打印结果:

print(result)

执行代码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A    B    C
A NaN  1.0  1.0
B 1.0  NaN  1.0
C 1.0  1.0  NaN

结果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为NaN,表示对应组与自身进行比较;其他元素表示对应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在这个示例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都是显著的(p值小于0.05)。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在Python中执行Dunn’s检验的步骤。首先,我们需要导入相应的库;然后,准备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秩次;最后,执行Dunn’s检验并打印结果。通过Dunn’s检验,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从而得到有关数据的重要信息。希望本文对您学习和使用Dunn’s检验有所帮助!

Python教程

Java教程

Web教程

数据库教程

图形图像教程

大数据教程

开发工具教程

计算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