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len()函数
在Python中,len()
函数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返回一个对象(字符串、列表、元组等)的长度或者元素个数。
语法
len()
函数的语法如下:
len(s)
其中,s
是要计算长度的对象,它可以是字符串、列表、元组等。
参数
len()
函数只接受一个参数:
s
:要计算长度的对象。
返回值
len()
函数返回对象的长度或元素个数。
示例
下面是一些示例代码来演示如何使用len()
函数:
示例1: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s = "Hello, World!"
print(len(s))
输出:
13
示例2:计算列表的长度
my_list = [1, 2, 3, 4, 5]
print(len(my_list))
输出:
5
示例3:计算元组的长度
my_tuple = (1, 2, 3, 4, 5)
print(len(my_tuple))
输出:
5
示例4:计算字典的长度
my_dict = {"name": "Alice", "age": 30, "city": "New York"}
print(len(my_dict))
输出:
3
示例5:计算集合的长度
my_set = {1, 2, 3, 4, 5}
print(len(my_set))
输出:
5
注意事项
len()
函数不适用于整数、浮点数等基本数据类型。- 对于自定义对象,可以通过重载
__len__()
方法来支持len()
函数。
总而言之,len()
函数是一个方便实用的内置函数,用于计算对象的长度或元素个数。它在许多场景下都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对象的大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