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 DataFrame插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DataFrame中的插值功能。在数据分析和处理中,往往需要处理一些缺失的数值,这时就需要使用插值来估算这些缺失的数值。Pandas在处理DataFrame时,提供了很多的插值方法,比如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等,下文将一一介绍这些插值方法。
阅读更多:Pandas 教程
数据准备
为了演示这些插值方法,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些数据。这里我们使用Pandas自带的飞行记录数据集,读取数据后,随机删除一部分条目的某些数据,这些删除的数据将作为插值的目标。
线性插值
线性插值是最常用的一种插值方法,它假设一个连续函数在区间内是线性的。在Pandas中,我们可以使用interpolate()
函数进行线性插值。接下来我们对缺失值进行线性插值,并将插值的结果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
输出结果为False
,说明线性插值后的数据集与原始数据集不相同,也就是说插值成功了。下面我们比较一下插值前后数据的曲线图。
可以看到插值后的曲线已经很好地填补了原来的缺失值。
多项式插值
多项式插值是对多项式函数进行插值的方法。假设我们有个数据点,则可以通过唯一的次多项式
来拟合这个数据点集。然后再通过这个多项式对这个数据集进行插值。在Pandas中,我们可以使用interpolate()
函数的method
参数选择多项式插值的方式,如下所示。
下面我们同样比较一下关于多项式插值前后的曲线对比图。
可以发现多项式插值在插值效果上略好于线性插值。
Spline插值
接下来介绍另外一种插值方法——Spline插值。Spline插值是指用分段多项式函数拼接的方式拟合数据。在Pandas中,我们可以使用interpolate()
函数的method
参数选择Spline插值的方式,如下所示。
同样进行插值前后的曲线对比图展示。
可以发现Spline插值的效果比多何式插值更为优秀。
结论
在Pandas中,我们可以使用interpolate()
函数进行多种插值方式的处理,使缺失数据能够更准确地估算出来。总体而言,不同的插值方式根据数据集的不同而有所优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上是对三种常用的插值方式做了介绍,对于更多的插值方式,读者可以自行了解和尝试。
总结
本文介绍了Pandas中的DataFrame插值功能,主要包括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和Spline插值三种常用方法。通过对飞行记录数据集的演示,展示了三种插值方法的效果,并对于插值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