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 如何计算修剪后的平均数

R语言 如何计算修剪后的平均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R编程语言中计算修剪后的平均值。

修剪后的平均数是指从给定的数据中去除特定比例的最小和最大的数字后计算出的平均数。

例子 :

给定一个元素集-
[3,4,5,2,8,7,6,9,10,1]
让x = 10%被修剪

解决方案:
第1步 : 将集合转换为升序排列
[1 , 2, 3, 4, 5, 6, 7, 8, 9, 10]

第2步 。删除10%的顶部和底部的值
这里的10%意味着从顶部和底部各取1个值
所以1和10被删除
那么最后的集合是
[2, 3, 4, 5, 6, 7, 8, 9]

第3步:找到结果集的平均值
[2+3+4+5+6+7+8+9]/8=5.5

要计算给定数据的修剪后的平均值,用户必须使用带修剪参数的mean()函数。

语法:

mean(data,trim)

其中

  • data是输入数据
  • trim是要删除的百分比值

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R编程语言中的mean()函数和trim参数对包含1到10的元素的向量的10%进行修剪。

# create  a vector
data=c(1:10)
  
# display 
print(data)
  
# calculate trimmed mean with trim of 10%
print(mean(data,trim=0.10))

输出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 5.5

例2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R编程语言中的mean()函数和trim参数,对包含1到20的元素的向量的10%进行修剪。

# create  a vector
data=c(1:20)
  
# display 
print(data)
  
# calculate trimmed mean with trim of 10%
print(mean(data,trim=0.10))

输出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10.5

例3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要用R语言修剪数据框架中给定列中包含5个元素的5%的元素的平均值。

# create dataframe with 3 columns
data=data.frame(col1=c(23,45,32,12,34),
                col2=c(34,56,78,98,76),
                col3=c(45,78,65,32,45))
  
# display dataframe
print(data)
  
# calculate trimmed mean with trim 
# of 5% in col1
print(mean(datacol1,trim=0.05))
  
# calculate trimmed mean with trim 
# of 5% in col2
print(mean(datacol2,trim=0.05))
  
# calculate trimmed mean with trim 
# of 5% in col3
print(mean(data$col3,trim=0.05))

输出

如何在R语言中计算修剪后的平均数?

Python教程

Java教程

Web教程

数据库教程

图形图像教程

大数据教程

开发工具教程

计算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