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以编程方式定义类 问题
你在写一段代码,最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类对象。你考虑将类的定义源代码以字符串的形式发布出去。 并且使用函数比如 exec()
来执行它,但是你想寻找一个更加优雅的解决方案。
Python 以编程方式定义类 解决方案
你可以使用函数 types.new_class()
来初始化新的类对象。 你需要做的只是提供类的名字、父类元组、关键字参数,以及一个用成员变量填充类字典的回调函数。例如:
这种方式会构建一个普通的类对象,并且按照你的期望工作:
这种方法中,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是在调用完 types.new_class()
对 Stock.__module__
的赋值。 每次当一个类被定义后,它的 __module__
属性包含定义它的模块名。 这个名字用于生成 __repr__()
方法的输出。它同样也被用于很多库,比如 pickle
。 因此,为了让你创建的类是“正确”的,你需要确保这个属性也设置正确了。
如果你想创建的类需要一个不同的元类,可以通过 types.new_class()
第三个参数传递给它。例如:
第三个参数还可以包含其他的关键字参数。比如,一个类的定义如下:
那么可以将其翻译成如下的 new_class()
调用形式:
new_class()
第四个参数最神秘,它是一个用来接受类命名空间的映射对象的函数。 通常这是一个普通的字典,但是它实际上是 __prepare__()
方法返回的任意对象,这个在9.14小节已经介绍过了。 这个函数需要使用上面演示的 update()
方法给命名空间增加内容。
Python 以编程方式定义类 讨论
很多时候如果能构造新的类对象是很有用的。 有个很熟悉的例子是调用 collections.namedtuple()
函数,例如:
namedtuple()
使用 exec()
而不是上面介绍的技术。但是,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变化, 我们直接创建一个类:
这段代码的最后部分使用了一个所谓的”框架魔法”,通过调用 sys._getframe()
来获取调用者的模块名。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前面的代码是如何工作的:
这项技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它对于元类的正确使用。 你可能像通过直接实例化一个元类来直接创建一个类: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一些关键步骤,比如对于元类中 __prepare__()
方法的调用。 通过使用 types.new_class()
,你可以保证所有的必要初始化步骤都能得到执行。 比如,types.new_class()
第四个参数的回调函数接受 __prepare__()
方法返回的映射对象。
如果你仅仅只是想执行准备步骤,可以使用 types.prepare_class()
。例如:
它会查找合适的元类并调用它的 __prepare__()
方法。 然后这个元类保存它的关键字参数,准备命名空间后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