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 C 和 Java 等其它语言而言,Go 语言中的 switch 结构使用上更加灵活。它接受任意形式的表达式:
变量 var1 可以是任何类型,而 val1 和 val2 则可以是同类型的任意值。类型不被局限于常量或整数,但必须是相同的类型;或者最终结果为相同类型的表达式。前花括号 {
必须和 switch 关键字在同一行。
您可以同时测试多个可能符合条件的值,使用逗号分割它们,例如:case val1, val2, val3
。
每一个 case
分支都是唯一的,从上至下逐一测试,直到匹配为止。( Go 语言使用快速的查找算法来测试 switch 条件与 case 分支的匹配情况,直到算法匹配到某个 case 或者进入 default 条件为止。)
一旦成功地匹配到某个分支,在执行完相应代码后就会退出整个 switch 代码块,也就是说您不需要特别使用 break
语句来表示结束。
因此,程序也不会自动地去执行下一个分支的代码。如果在执行完每个分支的代码后,还希望继续执行后续分支的代码,可以使用 fallthrough
关键字来达到目的。
因此:
并且:
在 case ...:
语句之后,您不需要使用花括号将多行语句括起来,但您可以在分支中进行任意形式的编码。当代码块只有一行时,可以直接放置在 case
语句之后。
您同样可以使用 return
语句来提前结束代码块的执行。当您在 switch 语句块中使用 return
语句,并且您的函数是有返回值的,您还需要在 switch 之后添加相应的 return
语句以确保函数始终会返回。
可选的 default
分支可以出现在任何顺序,但最好将它放在最后。它的作用类似与 if-else
语句中的 else
,表示不符合任何已给出条件时,执行相关语句。
示例 switch1.go:
输出:
It's equal to 100
我们会使用 switch 语句判断从键盘输入的字符。switch 语句的第二种形式是不提供任何被判断的值(实际上默认为判断是否为 true),然后在每个 case 分支中进行测试不同的条件。当任一分支的测试结果为 true 时,该分支的代码会被执行。这看起来非常像链式的 if-else
语句,但是在测试条件非常多的情况下,提供了可读性更好的书写方式。
例如:
任何支持进行相等判断的类型都可以作为测试表达式的条件,包括 int、string、指针等。
示例 switch2.go:
输出:
Number is between 0 and 10
switch 语句的第三种形式是包含一个初始化语句:
这种形式可以非常优雅地进行条件判断:
在下面这个代码片段中,变量 a 和 b 被平行初始化,然后作为判断条件:
switch 语句还可以被用于 type-switch来判断某个 interface 变量中实际存储的变量类型。
问题 5.1:
请说出下面代码片段输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