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保留字
在Oracle数据库中,保留字是指在SQL语句中有特殊含义的单词或符号,它们被用于标识数据库对象的名称、关键字或函数等。在Oracle数据库中,保留字是不允许用作标识符(如表名、列名等)的,否则会导致语法错误。本文将详细介绍Oracle数据库中常见的保留字,帮助读者避免在数据库操作中出现冲突。
常见的Oracle保留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Oracle数据库保留字:
- ADD:用于在表中添加列或约束。
- ALL:用于指定与子查询中的所有行匹配。
- ALTER:用于修改数据库对象的结构,如表、索引等。
- AND: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条件,要求所有条件都为真。
- AS:用于为列或表别名指定名称。
- BETWEEN:用于指定一个范围。
- BY:用于指定对结果集进行分组的字段。
- CASE:用于在SELECT语句中进行条件判断。
- CHECK:用于定义表中列的约束条件。
- COLUMN:用于添加、修改或删除表的列。
- CONSTRAINT:用于定义表的完整性约束。
- CREATE:用于创建数据库对象,如表、索引等。
- DATABASE:用于将数据库字段或表重命名。
- DEFAULT:用于指定列的默认值。
- DELETE:用于删除表中的数据。
- DISTINCT:用于从结果集中去除重复行。
- DROP:用于删除数据库对象。
- ELSE:用于IF-ELSE条件语句中指定ELSE分支。
- END:用于存储子程序或代码块的结束。
- EXISTS:用于测试子查询中是否存在数据。
- FALSE:用于表示逻辑假值。
- FOR:用于指定游标的属性。
- FOREIGN:用于定义外键约束。
- FROM:用于指定SELECT查询的数据源。
- FULL:用于指定全外连接。
- GROUP:用于将结果集进行分组。
- HAVING:用于在GROUP BY子句的分组结果上添加条件。
- IF:用于条件语句。
- IN:用于指定条件列表。
- INDEX:用于在表上创建索引。
- INNER:用于指定内连接。
- INSERT:用于向表中插入数据。
- INTO:用于指定插入数据的表。
- IS:用于比较NULL值。
- JOIN:用于连接表。
- LIKE:用于模式匹配。
- LOCK:用于锁定表。
- MINUS:用于从两个查询的结果集中移除相同的行。
- NOT:用于否定条件。
- NULL:用于表示空值。
- ON:用于指定连接条件。
- OR: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条件,要求至少一个条件为真。
- ORDER:用于对结果集进行排序。
- OUTER:用于指定外连接。
- PRIMARY:用于定义主键约束。
- RENAME:用于重命名数据库对象。
- SELECT: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 SET:用于设置UPDATE语句中的列值。
- TABLE:用于指定操作的表或视图。
- THEN:用于IF-ELSE条件语句中指定THEN分支。
- TO:用于指定权限的授予者。
- TRUE:用于表示逻辑真值。
- UNION:用于合并两个查询的结果集。
- UNIQUE:用于定义唯一性约束。
- UPDATE:用于更新表中的数据。
- VALUES:用于指定INSERT语句中的值列表。
- VIEW:用于创建或修改视图。
- WHEN:用于CASE语句的分支条件。
- WHERE:用于指定UPDATE、DELETE或SELECT语句的条件。
- WITH:用于指定常用表达式。
Oracle保留字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Oracle数据库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保留字不区分大小写:Oracle数据库中的保留字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因此在编写SQL语句时不必担心大小写问题。
-
避免使用保留字作为标识符:在创建表、列、索引等数据库对象时,应当避免使用保留字作为名称,以免引起命名冲突。
-
使用引号转义保留字: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保留字作为标识符,可以使用双引号(”)将其括起来,例如:”TABLE”,这样可以避免语法错误。
-
规范SQL语句:在编写SQL语句时,应当遵循SQL语法规范,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示例代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SQL查询示例,演示了如何避免使用保留字作为表名:
CREATE TABLE "EMPLOYEE"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双引号将表名和列名“EMPLOYEE”、“ID”、“NAME”括起来,避免了与Oracle保留字的冲突。
结论
Oracle数据库中的保留字是不可用于作为标识符的关键字,应当在编写SQL语句时特别注意。遵循SQL语法规范,规范命名数据库对象,可以有效避免因保留字冲突而引起的错误。